人力资源紧张、时间紧任务急、工作环境恶劣……面对重重困难,有一支队伍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顺利完成了项目研制工作,在奋斗中书写着新篇章。这就是获得二院优秀党员突击队荣誉的二部“沙漠飞鹰党员突击队”。
多线并行保进度
协同攻关勇向前
一路走来,“沙漠飞鹰党员突击队”秉持着敢想、敢干、能扛、能拼,有梦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激情,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攻克了多项技术,为项目持续发展提供了绵延动力。
今年以来,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给原本紧张的工作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团队上下团结一心,协同攻关,顶住压力奋勇向前。
相关设计任务需进行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党员宋总不断激发突击队成员创新、攻关的源动力,努力推动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严格把控任务节点,突击队分组组建多个小分队,以“并串结合”的模式推进多项工作并行开展。
在大量任务多阶段并行工作中,团队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确保状态清晰、忙而不乱,做到了产品方案设计“一以贯之”、硬件设计“一次到位”,不同阶段“一致状态”。
重温党史学榜样
思想发动勇向前
如果说工作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是一场闪电战,那么技术挑战则是一场持久战。项目研制经常要面临诸多领域内未曾遇到的问题。在一次试验中,出现了数据突然中断的情况,由于缺少了大量试验数据,同时又没找到有力的实物证据,使得故障分析举步维艰。
团队两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想办法为成员减压,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开展“重温党史、勇克难题”主题党日,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进一步传承航天精神、弘扬总体精神,通过回顾项目的艰辛研制历程,增强了党员同志们的团队使命感责任感,激发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将红色基因有效地注入到项目队伍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感召是有效的。
团队各个专业经过精心分工协同,把数据消失前的瞬间信息掰开了、揉碎了,经过反复研判,层层推理,快速定位了故障所在,并对系统进行了举一反三,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为后续持续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战斗堡垒坚不可摧
红色党旗高高飘扬
突击队工作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每每遇到急难险重新任务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便更加凸显出来,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试验前夕大风骤起,试验场上狂风肆意地吹着,沙粒像一颗颗小小的弹珠一样,打在队员们的脸上,风中漫天飞舞的沙子吹打得大家睁不开眼睛,声音被风声淹没,必须要大声呼喊才能交流。但队员们没有退缩,各自在岗位上坚持着,直到任务结束。
团队副总技术负责人、党员余总的包中常备的就是各种胃药。作为系统总体,需要统筹全局,整体把控任务进展,协调试验中各分系统的工作,所以经常因为商讨问题、外出开会而耽误吃饭,但他还是坚持以工作为重,简单用面包充饥。
党员马老师在一次外场试验中,原计划一周左右能够完成的任务,结果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原工作计划,为了完成任务,她坚守试验现场一个半月。
党员小李在任务期间突发眼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疼痛,坚持完成数据分析进程。党员小付常年辗转于多个试验场,一年的出差天数长达300多天,一次次的试验历练,让他从一名航天“萌新”快速成长为队伍的中坚力量。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团队中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使命,践行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突击队将以昂扬的斗志、十足的干劲迎接后续工作,坚决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