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以科技之“眼”铸就冬奥安保防线的航天人——记二院航天长峰陈曦

发布时间:2021-07-06    【来源:二院航天长峰】

他带领团队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一系列科技冬奥项目群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任务,以航天品质护航“平安冬奥”,以科技之“眼”铸就安保防线,充分展现出了航天央企“顶梁柱”“国家队”的政治担当,他就是航天长峰陈曦同志,一位时刻冲锋在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奋勇担当 办好党和国家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针对本次冬奥会异地协同、开放式高险峻比赛环境、保障范围大、国内冰雪项目赛事安全保障经验匮乏等重重挑战,经历过北京奥运、深圳大运的“老将”陈曦带领团队再度出征,完成了冬奥崇礼赛区社会面安保体系设计工作,成功中标崇礼“天网”工程。

以此为契机,陈曦积极协助冬奥组委开展安保相关筹备工作,树立了大型活动安保行业“风向标”。按照要求,陈曦和团队进驻张家口市公安局,全力开展冬奥安保工程规划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团队受到张家口市局表扬,对航天长峰的艰辛付出和责任担当予以大力赞扬。怀揣着信任与责任,陈曦带领团队乘风破浪再出发,继“天网”工程后又中标“雪亮”项目、奥运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等多个科技冬奥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超3.3亿元。

至此,航天长峰全面承担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社会面安保总体设计、集成任务,也成功实现了承担北京夏奥、冬奥安保科技项目的“双奥运”奇迹。


力求突破 航天新技术“大展身手”

陈曦同志在冬奥工作中提出了“三个创新”:创新性地构建冬季赛事区域安保防护的技术体系,搭建了基于多源异构传感信息融合的平台,解决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安全防控部署的难题,创新性地使用了无线震动传感器等新技术新设备,建立了人力无法到达区域的安保防线。“安保全要素一张图”指挥调度系统,为张家口崇礼赛区提供了集综合采集、动态智能研判、三维态势分析及可视化指挥调度等为一体的创新性全息服务。项目获得了公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为赛事全方位高效协同管理、极大地提升防控效能提供强有力支撑。


攻坚克难 身先士卒铸“安保天网”

成绩的背后,是陈曦夜以继日、枕戈待旦的辛劳付出。“天网”工程系统建设十分庞杂,建设条件异常艰苦复杂,沿线视频监控、乡镇前端视频监控建设施工的10个乡镇之间相距上百公里,且80%的施工现场都为崎岖山地。张家口冬天最低气温经常达到零下30多度,为保证工期,他顶风冒雪往返于各个项目现场,保障了项目的正常推进。

高山滑雪速降项目建设点是冬奥场馆中的“三最”工程: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建设难度最大,极富挑战的项目实施环境和国际一流的建设标准没能吓退陈曦,经过六轮严格评审,方案最终通过,获得冬奥组委方充分肯定。实施阶段,车辆无法到达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基础建设所需的大多材料需要依靠人力,陈曦身先士卒,坚持与大家并肩作战。


“疫”不容辞 关键时刻显担当

去年二月,新冠疫情正席卷全国时,陈曦紧急接到崇礼区政府电话,要求配合完成疫情隔离区的监控系统、通话系统建设改造任务,接到任务后,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同事连夜驾车赶赴崇礼,在“雪都”崇礼刺骨的寒风中持续奋战30多个小时,按要求完成了建设任务,为隔离点的如期投入使用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崇礼区委区政府对以陈曦为代表的项目组知难不畏、迎难而上的团队作风和为当地疫情防控提供的有力支持予以了高度肯定。

“行胜于言,以行证言”是陈曦同志庄严的党员承诺。虽不善言辞,但他时时刻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诺言,带动和影响着身边人,在建设科技冬奥的赛道上,奋勇拼搏、追逐梦想,彰显着航天力量和航天精神!

(文/张章 陈淼)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