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本次航展上,航天科工首次展示了防空预警体系。该体系可实现要地周边预警,为预警情报中心提供不间断的空情态势信息,同时能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为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目标指示信息,为武器系统作战准备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
这套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研制的体系,为用户提供了系统级的解决方案。该体系可由若干套不同频段、不同探测距离的三坐标和两坐标防空警戒雷达、低空补盲雷达等组成,不同雷达可根据威胁环境、区域防护等级、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部署,在沿海、边境等区域,可形成距离600千米范围、高度30000米范围的警戒带和距离100千米范围的低空探测带,形成对关注区域空中态势的持续监视能力,对出现的空中威胁能够及早发现并及时预警,实时上报空情信息。
该系统共分为4个层级,从500米到400千米,从近程到远程,对不同距离目标进行对空探测和目标指示。系统覆盖要地周围360度全方位、多层次、多距离范围,同时监视远程、中远程、中程、近程的目标,确保不会忽视任何区域的空中威胁,并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以便采取有效行动。
不同特点的多部防空预警雷达可协同配合工作,对多部雷达的空情信息融合,实现组网联合探测。因此,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对低空目标、常规气动目标、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提高防空预警体系综合抗电子干扰能力和抗反辐射武器攻击的能力。
系统谱系齐全、手段多样。包含了VHF、UHF、S、C、X多个频段的主动探测雷达,以及UHF~Ku频段的被动探测雷达。多频段融合互补,其中,低频段威力大,覆盖范围广,且拥有较好的反隐身能力;高频段精度高,分辨力好,且对低空探测有明显优势;主动探测、被动探测相结合,可充分增强应对不断变化空情威胁的检测、分类、识别能力。
面向不同作战任务,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传感器的协同作用和整体系统性能,所有传感器可共享数据信息,从而提供更好的生存能力、高质量输出、更好的能源管理、主被动数据融合。系统通过融合网内各部雷达,大幅增加探测目标数量和质量,提高冗余度,信息共享、优质可靠,提供了更大的对抗对策灵活性。
据介绍,这套系统像乐高玩具一样,可以模块拼装,配置灵活。系统包含的防空预警雷达、通信数据链和指控中心,均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该体系各个组成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多部防空预警雷达、通讯设备、指控功能模块供用户选择,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接入外部系统、进行功能扩展。
【关闭】 【打印】 |